传说清乾隆元年,一位山西客商孟子敬来盛京城看望舅舅,见盛京城市面繁华,便买下了小东门外的一块空地,兴建了一家酿酒作坊。在其作坊院内有一口深井,可是井水又苦又涩不适于酿酒,因为”水是酒的血脉”,所以孟子敬不觉犯起难来。说来也巧,这时一位受过他恩惠的敖公子来访,说他祖辈都会看风水,于是他们一同来到作坊门前。敖公子说:这里东临天柱山,乃长白山之尾脉。长白山是大清皇室的发祥地,就用”万隆泉”作字号吧,另外此处是盛京城东边口,乃龙口也,就用”老龙口”作牌号!他们又来到那口深井前,敖公子煞有介事看了看,说到:这明明是口甜水井嘛,待我舀碗水你们尝尝!说完纵身跃入井中,忽闻井中一声巨响,接着一股水柱喷涌而出,直冲云霄,渐渐化作一朵白云,云端立着敖公子,飘飘洒洒的向西北而去。这时,从空中飘下一条缎带,上面写着”东海三太子,辽河小龙王,感恩脱劫难,报以万隆泉”。见到此物,孟子敬才悟出:敖太子乃龙种也,其”万隆泉”乃”龙吐天浆”!从此,苦水井变成了甜水井,”老龙口”便世世代代用这甘甜的井水来酿酒了 。
作家邹长顺和李同峰根据这个传说撰写了老龙口题材的长篇小说三部曲《酒觞》、《酒魂》和《酒神》。
据《沈阳市老龙口酒厂志》记载老龙口酒创始于建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山西太谷县富贾孟子敬在沈阳小东门外一块空地投资兴建了义隆泉烧锅。烧锅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院内凿有一眼水井,由于水质清澈透明,饮后沁人心脾,固素有“龙潭水”之称。烧锅有酒工10人,杂务人员12人。凭借精湛的烧酒技艺和得天独厚的优良水质,义隆泉烧锅酿造出来的白酒芳香爽口,备受欢迎。为满足需求量增长,同年秋季烧锅实行两班生产,使白酒日产量达到850市斤。1572年(清乾隆十七年),义隆泉烧锅改名德隆泉烧锅。1871年(清同治十年)又改为万隆泉烧锅。
20世纪初,由于晚清政治腐败和外敌侵入,刚刚兴起的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万隆泉烧锅的日产下降到200市斤,已接近破产边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西方侵略者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使民族工业争得短暂的繁荣。1917年,万隆泉在小津桥附近开办了万隆醴分号,翌年5月又在大北关成立万隆和第二分号,产品远销营口、辽阳、盖平、大连,年平均销售41万市斤。“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对民族工业的控制,1944年,日本人为扩建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现中捷友谊厂),将烧锅厂房强行拆除三分之二,烧锅被迫停烧。1945年日本投降后,万隆泉烧锅原股东集资,在原址重新修建,并于1946年6月开始恢复生产。到1948年3月,因内战,粮源枯竭,同年10月万隆泉烧锅停产。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在私有制性质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政府对烧锅从原料到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于年底恢复生产。1949年3月1日,沈阳特别市政府专卖局以3万元收买万隆泉全部资产,成为国营企业。
1949年以来,工厂的隶属关系及名称几经变化,1949年3月1日由专卖局接管,定名为沈阳特别市专卖局老龙口制酒厂。1949年6月15日改名为沈阳市老龙口酒厂。1951年改名为沈阳市烧酒一厂。1953年2月4日改名沈阳市烧酒三厂。1960年6月20日更名为沈阳市老龙口酒厂。1966年9月22日改名为沈阳市太阳升酒厂。1973年1月恢复沈阳市老龙口酒厂厂名,一直至今。
老龙口酒厂目前拥有东北建造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连续烧酒时间最长的老窖池群。根据厂史记载,这个窖池群从清初建成伊始,至今一直在连续使用从没有间断过。历尽三百多年的沧桑,“老龙口”一直在原地、原池酿酒,这在东北地区绝无仅有,可以称之为“关东第一窖”。
酱香中国,传承有我,传承人酒,一酒一人生,做传承人,喝传承人酒。获取放心、安全、高性价比的优质酱香型白酒就加微信youyijiu1。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酱酒信息网官方公众号了解更多酱酒知识、酱酒文化、酱酒活动、酱酒资讯。